最近刷朋友圈,好多创业的兄弟都在吐槽:“辛辛苦苦干一年,一半利润都交税了!”尤其是金税四期上线后,税务监管像装了“高清摄像头”,企业稍微有点操作不规范,就像在雷区蹦迪。前几天跟一个开贸易公司的李总吃饭,他苦着脸说:“现在人工、房租成本蹭蹭涨,好不容易谈个订单,算完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,净利润还不到10%,要是再踩点税务风险,直接白干!”
其实啊,很多老板不是不想合规交税,而是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一般纳税人有限公司太“严格”了。就拿企业所得税来说,25%的税率加上20%的分红个税,赚100万得交40万的税,换谁不肉疼?更别说很多行业还存在成本票缺失的问题,上游是小供应商开不出票,下游又必须要专票,夹在中间的企业只能硬着头皮全额缴税,利润直接“腰斩”。
不过别急!这两年国家为了扶持中小企业,在部分园区推出了“一般纳税人核定征收”政策,简直是给老板们开了一扇“减税天窗”。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清楚,这些政策到底怎么回事,能省多少钱,怎么用才靠谱!
一、啥是一般纳税人核定园区政策?说白了就是“税收优惠大礼包”!
很多人以为核定征收只有小规模纳税人能用,其实现在部分园区针对一般纳税人有限公司,也推出了“核定征收+财政扶持”的组合拳。举个例子:
- 传统模式:假设公司年利润500万,企业所得税按25%缴125万,分红个税再缴75万,合计缴税200万,税负40%。
- 园区核定模式:同样500万利润,园区核定行业利润率(比如服务业10%),再按25%税率缴企业所得税,实际缴税500×10%×25%=12.5万,分红个税500×10%×20%=10万,合计22.5万,税负仅4.5%!直接省了177.5万,相当于多赚一辆奔驰S级!
而且不止核定征收,像上海、江苏等地的园区,还会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进行“产业扶持”,最高能返还地方留存税额的35%。比如你缴100万增值税,地方留存50%(即50万),园区能返你50万×35%=17.5万,相当于增值税打了8.25折!
二、哪些园区有这些政策?一张表带你看明白!
现在全国有十多个省市推出了针对一般纳税人的核定征收园区,根据行业和需求不同,选择也不一样:
- 服务类企业(咨询、设计、技术服务):优先选江西、湖南、河南的园区,核定利润率10%-15%,综合税负3%-5%,特别适合缺成本票的企业。
- 贸易类企业(建材、设备、供应链):安顺、浙江的园区更合适,核定利润率4%-7%,还能享受增值税地方留存30%的返还,双重省钱。
- 高薪技术企业、总部经济:上海、江苏的产业扶持园区是首选,虽然核定征收门槛较高,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返还力度大,适合年纳税额超百万的企业。
- 跨境电商、外贸企业:香港园区或者海外园区(如新加坡)税负低至16.5%,而且资金进出灵活,适合想拓展国际业务的老板。
三、老板最关心的3个问题:合规吗?怎么落地?要搬公司吗?
-
会不会被查?是不是偷税?
划重点:园区政策是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推出的正规政策,有明确的红头文件支持,只要业务真实、三流一致(合同、发票、资金流水),就是合法合规的。去年我们有个做软件研发的客户,用园区政策省了200多万税,税务稽查来查了3次,最后啥问题都没有。 -
注册麻烦吗?要派人去当地吗?
现在园区都是“全程线上办理”,从核名、注册到开票、报税,都有专业团队代办,不用你跑一趟。比如江西的园区,最快3天就能下证,银行开户都能远程办理,你坐在办公室喝杯茶的功夫,公司就